
央视《以法之名》定档!今晚空降开播!张译扛大旗,我断言:必火
终于来了。
6月24日中午12点刚过,《以法之名》终于官宣定档。就在今晚七点半,央视八套开播。
这部国产扫黑剧我等到脖子都长了。
刚刚终于定档,满屏都是国产剧熟悉的硬核气息。
演员表让人惊呼,可以说是集齐“叔圈”顶流——
国民影帝张译。
“好男人顶流”李光洁。
“岭南土皇帝”冯嘉怡。
“东叔”王劲松。
沉、稳、奸、狂。
几大国剧狠人,聚在一部扫黑剧,绝不绝?
还有更绝的——
刑侦犯罪剧“质量保证”,导演傅东育(《破冰行动》《风吹半夏》导演)。
这配置,就问你心不心动,看不看?
《以法之名》。
要说这几年哪种类型蕞容易出爆款,扫黑剧绝对当仁不让。
从《扫黑风暴》到《狂飙》,扫黑剧出品率不高,但爆款率,没哪个类型能比。
可以说早把流量密码掌握在了手中。
而在今晚,这串流量密码或许又要被这部新的扫黑剧读懂了。
36集扫黑大剧《以法之名》。
“小休”的张译存货中,最值得期待的一盘硬菜。也是李光洁蒋欣,再度合作。
而在看过该剧的预告信息后,我发现,它或许会是下一部让我们“入戏”的国剧。
重案,扫黑,刀刃向内。
看得我我直接起了满身鸡皮疙瘩。提前断言,这剧,要火了。
01、故事单刀直入,扫黑剧元素拉满
与《扫黑风暴》《狂飙》类似,《以法之名》也聚焦于揭开某座城市的黑暗面。
海东省检察院检察官洪亮(张译饰)、郑雅萍(蒋欣饰)、海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李栋等人,在复查海州市“万氏集团涉黑案”过程中发现疑点。
嫌疑人张文清被诬陷构罪,并且牵扯出司法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徇私枉法。
随着一起涉黑大案主谋当庭翻供,一位检察官身死原因未明,引发了司法系统内部的全面自查。敌友难辨,如何打伞破网、肃清污浊?
主角团如何在省委政法委、省扫黑办、省检察院领导和政法各单位的协同配合下,率领海州市区两级院检察官协同当地公安、法院、监狱等部门,以举报线索为突破口,复查“213枪击案”?
又如何彻底打掉盘踞在海州市多年的黑恶势力“天龙集团”,还被诬陷的嫌疑人清白,同时查办海州市某些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?
《以法之名》预告里涵盖的信息就非常多。
可以说,扫黑剧该有的元素,都通过预告片显出来。
第一,足够强势的反派;
相比于其他类型剧,反派在扫黑剧里重要性更高。
毕竟,如果反派太弱而被主角团单方面碾压,那真不够看。
而这剧开头,我已经开始头皮发麻——
冰下藏尸、检察官被陷害、保温箱藏钱、枪杀证人。
《以法之名》里的反派阵营,绝对够狠够黑。
究竟谁是保护伞,观众此时还不得而知,但一段对白已经让人感受到黑恶势力的无法无天—— “我明白了,我是黑社会?” “你不是吗?” “你们想让他是?”
“万海案必须是黑社会!”
这已经不是偷偷威胁,而是明示威胁,到底背后是有多大的靠山?
还有一个镜头,是夜色中,一名疑似检察官的人被暗算倒地。
还有证人被反派持枪追击。
镜头语言交错作用下,证人的结局似乎不言而喻。
加上预告片中始终被笼罩在阴影中的张译,这组黑恶势力给人满满的压迫感。
第二,极具辨识度的角色;
角色脸谱化是扫黑剧的大忌。
毕竟,人物没有特色,谁看啊?
而这部《以法之名》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,从预告片里,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区分每个角色。
最鲜明的例子,当属正方主力——刃向内,刺破迷雾的司法工作人员;
仅从预告,就能鲜明区分出他们各自的画风。
张译饰演的洪亮,显然是负重前行,不是被愤怒的群众困住,就是被铐,看情形比安欣还严峻。
但他一句“有人没过去”,眼神这么一射,有那味了。
而蒋欣饰演的郑雅萍除了硬刚洪亮,还有一个带着同事撒羽而归的镜头,“复查”贵人的即视感有了。
镜头再移,李光洁饰演的检察官和冯嘉怡饰演的公安局长站在过道上,似乎在等什么人,
镜头已经暗示了他们的处境,进退两难。
各有各的特色。
还有司法人员角色似乎正在接受问询,而让人对其立场产生猜测。
几个镜头下来,阵营里几个角色各带属性,不同的画风勾起我们的好奇。
第三,是将其他扫黑剧元素烩于一炉。
黑白双方这么旗帜鲜明明牌开打,有点乏味?
别急,编剧立刻给剧情上强度。
预告里这句“是黑恶的一个不漏,不是黑恶的一个不凑”,直接点出黑白对决,也为影片加入悬疑元素。
只是拳脚对打,不过瘾?
别急,道具组的经费正在烧。
随着剧中特警出动、极限飞车、深夜枪击等多幕镜头出现,场面确实很吸睛。
可以说,这部《以法之名》在扫黑基本元素这块拿捏得很稳。
最吸引人的,还是故事悬念。
谁是鬼?谁是人?
打住,让子弹飞一会儿。
一颗石子投下去,激起河底泥沙,这一潭死水,必将面临多股江流的冲击。
扫黑,就是去浊。
02、三句台词彰显尺度,张译这次,演得挺狠
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。
近年来,优秀国产扫黑题材作品,往往还有一个特色:大尺度。
《扫黑风暴》中,孙兴对女大学生施暴的画面历历在目。
《狂飙》中莽村李宏伟对程程施暴的场景,则足以让人看出阴影。
而在这部《以法之名》里,展现的却是另一番大尺度。
预告中的三句台词,我们似乎能看到整个故事中的草蛇灰线。
第一句:“司法者不公正,司法过程不公正,光法律公正有什么用啊!”
这句话,是剧中一位蒙冤受屈的嫌疑人亲属说的。
我简直很难相信,这句对白会出现在国剧中。
剧中“万氏集团涉黑案” 嫌疑人张文清是被诬陷构罪的替罪羊。
其背后涉及司法人员的徇私枉法,显然黑恶势力的“保护伞”已悄然渗透进司法系统的各个角落,才妄图只手遮天,将真相永远掩埋。
而洪亮就职的“十一检察部”,是一个特殊部门。
干什么的,预告片也有解释,“收视自己人”的,正因为他们由万海案抽丝剥茧发现更大秘密,引发了对“司法者不公正,司法过程不公正”的调查,才引出整个故事。
如此尺度,确实罕见,仅就这一点上,绝对不输《狂飙》。
第二句,“公平、正义、真相,都是学院书本里说的理想状态,生活不是,生活是活着”。
这句话出现的时候,预告给了受害人亲属一个镜头,又给了张译一个镜头。
很明显,既然说生活是活着,也就是因为公平、正义、真相,有人不让人活。
否则就不用强调生活是活着。
也就是如果有人要坚持理想状态,就有可能去死。
铁案惊天反转的背后,是谁在操控真相?
当司法腐败侵蚀公正的基石,谁能以正义之刃划破迷雾?
受害者先是被放到火中一通猛烧,紧接着,恶人们又以撒尿的方式为其“灭火”。
涉及扫黑,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扫黑必须打伞。”想要根除某个地方的黑恶势力,必须先把其保护伞打掉。
但这也是最难的。最坏的结果,就是活不成。
而张译的角色看似不露声色,却压抑着一股狠劲。
看来,他是宁死,也要追求公平、正义、真相,这些学院书本里说的理想状态了。
第三句,“我办案讲天理讲国法讲人情,你办案讲不讲人情?”
这句话很明显,是蒋欣演的检察官对刀刃向内的11部检察官洪亮说的。
不光借台词,导演还用镜头语言暗示。
下个镜头,两人在审问室对谈,洪亮被拷上镣铐。
这一系列镜头看过来,紧张画风让人倒吸凉气。
办案不讲人情的洪亮,显然自己成了别人的目标。那他如何脱困,如果能自证清白,还办不办案,讲不讲人情?
不得不说,这次的《以法之名》尺度确实够。
剧中,扫黑不仅是一次攻坚仗,更是一次事关良知与义气的卧薪尝胆。
03、张译“表情憋屈”,李光洁“严阵以待”,王劲松透大佬风范,这阵容真强
在剧情引人期待之外,《以法之名》还有个不得不说的大亮点:演员阵容。
傅东育导演除了是“爆款制造机”,也是演技名场面制造机,他的《破冰行动》《风吹半夏》哪一个不是演技名场面云集?他的剧,阵容都没有悬念。
这次翻开演员大名单,除了张译这张王牌,从主演到配角乃至客串,挤满圈内实力派。
第一位,张译
不用过多介绍了,十里八乡的,谁会不知道张译的演技实力。
总有人说张译演公检法人员审美疲劳,那我反问一句,国内演员,有多少演同类角色,比张译更好,更有说服力?
别忘了,反派永远比正面角色容易出彩,而张译的本事,是为正面角色,赋予角色的弧光。
这次的海东省检察院第十一部检察官洪亮,是个刀刃向内,查自己人的角色,执着,坚韧,不被理解,比起安欣,卫国平,程兵,除了承受查案的艰辛,还有自己人的质疑,比如蒋欣角色那句,“你讲不讲人情。”
看预告,张译依然将一个负重前行的检察官,展现得入木三分。
面对自己人的质疑,沉默、压抑,不为自己大声辩解。
面对不公不义,愤怒、狂飙,浑身带着怒火。
你们我不管,反正我是看定了。
第二位,李光洁
从《风吹半夏》到《小巷人家》,李光洁演好男人的演技口碑有目共睹。
本剧中,他饰演的检察官李人骏,与洪亮是大学好友,为人也正直敢当,但做事方法和洪亮不同。
科幻迷小李
2小时前太期待了!第一部是我心中的科幻神作,诺兰的叙事能力加上硬核科学知识,简直完美结合。希望续集能带来更多惊喜!